【职场感悟】活到老,干到老
近几周来,经济学家的各种报告纷纷宣称,使经济免于崩溃的唯一办法,就是大家都工作得更长久。对此人们的想法是,就公共部门的借款需求而言,这么做是有意义的,但我们就太辛苦了。
我不太确定,工作五十年是否好过工作三、四十年。工作有点像做运动。做的时候,你可能会觉得沉闷,有压力(随便哪一天我都情愿不要工作),但工作其实比不工作更为可取。工作让我们充实,让我们得到地位和收入;工作让我们动脑筋,让我们走出家门。
上周我与退休了几年的一位前市政府律师闲谈。他说,不工作的问题不止是没有了收入和地位,而是不再接触年轻人。与年轻人共事让人感觉年轻。当你不再与年轻人在一起时,你会开始觉得自己老了,连举止也相应变得老态起来。
将来,当办公室里充斥着老年人辛苦工作的身影时,对所有其他人也都会有益。年轻人可以从老年人身上学到东西,而中年人会很高兴周围有比自己年纪大的人,这会让他们从比较中获得年轻的愉悦感。
对企业来说,年龄多样化的理由更胜于性别或种族多样化。企业需要记忆,这方面存在明显的分工。年轻人可以负责短期记忆,因为年老者记不住近期的事情;老年人则可以负责长期记忆,因为年轻人尚未获得这种记忆。
不过,如果我们的工作寿命真的要持续半个世纪之久,从一开头就知道会比较好。实际上,我知道,在我20岁时,知不知道这一点其实毫无差别——我那时的规划周期就算有,也只有两年。但是,如果所有人心中都多少有着工作五十年的观念,这将从三个有利的方面改变工作的性质:
首先,这将会减轻人们急于求成的心态。对多数人来说,工作寿命延续更多年、以更为缓慢的步伐不断得到修正,可能会更为妥当。
其次,如果我们都接受了工作寿命几乎没有尽头的观念,那么对于职业生涯来说,中途中断很长时间不会再显得那么危险。
如果说在这方面有所遗憾的话,我几乎感到后悔的是,过去15年没有完全放下工作,全心去照顾孩子们。让工作的鼎盛时期与家庭变动最大的时期重合在一起,委实是十分糟糕的人生规划。
第三,也是最重要的变化是,一辈子只从事一种工作会被视为世界上最奇怪的事。
五十年一直干着同样的事情未免太过漫长。在我认识的人中,与我同龄的律师、教师、管理者、出版商和医生,几乎都厌倦了自己从事的行当,无法忍受再干上二十年。
英国《金融时报》一位比我年小一些的同事最近辞去了记者工作,在刚过40岁生日没几天,就开始接受医生资格培训。很多人都认为她疯了,但这实际上是十分有意义的事。
她将在45岁左右取得行医资格,在55岁左右获得成功。当医生这一职业对她的吸引力开始减弱时,她就已经70岁了,该退休了。她在职业生涯中所应用的这一妙招,是我一向试图应用在社交生活中的:在心情依然欢畅时离开宴会。
版权与免责声明:
①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
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②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
- 职场中的三个十年职业规划 2014-02-13
- 电梯里遭遇了领导 表现员工职场态度 2014-09-01
- 避免罹患“裁员幸存者综合征” 3招让你变危为机会 2014-09-01
- 职场人沉迷“十大口头禅” 2014-09-01
- 职场很现实 职场很浪漫 2014-09-01
- 职场进化论:职场失误多久可以洗白 2014-09-15
- 工作做减法生活做加法 学生时代履历辉煌 2014-09-01
- 职场奋斗辛酸泪 10年总结三大错误观点 2014-09-01
- 职场新人要学习的十个养生小动作 2014-09-01
- 不能触碰的职场高压线:顺从领导意见最关键 2014-09-01